“三早网”上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前言】2020年11月7日,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简称“三早联盟”)在广州成立。据核心发起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高级医疗中心主任陈炼透露,三早联盟积极组织专家资源,联动各地医院推广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服务人数超过15000人,其本人的门诊病人中,原来肺结节病人不到20%,现在增至80%。

“三早网”上线,无须猜想,源头正是三早联盟。然而,项目运行1年来,有哪些收获、感触,乃至新计划?近日,与陈炼主任的交流实录如下,同时,亦谨以此文作为“三早网”上线小记。

 


 

 

早筛是一种医学理想主义,但值得追求

 

问:今年,癌症早筛成为行业热点,您有何看法?

陈炼:早筛的概念炙手可热,但是,早筛的理念,其实很早之前就有,2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极力推崇治未病。

大家小时候都学过《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故事讲得极为精彩。扁鹊精准地预测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渐入不治之境,并在其病死前逃至秦国,蔡桓公喜提“讳疾忌医”代言人。

众人认为扁鹊医术最为高超,扁鹊却说:其大哥医术最为高明,二哥次之,自己最差。

此话怎讲?简而言之:

大哥能治无症状之病。在疾病发作之前除掉病根,缺乏神奇病例累积名声。

二哥能治微症状之病。在疾病刚发作时实施治疗,于是也挣得了小小名气。

三弟扁鹊所治病人,多数病情严重,屡次妙手回春,神医之名响彻天下。

 

问:中医讲治未病,是不是一个朴素和朦胧的说法?

陈炼:早筛是一种医学上的理想主义,但是,值得医疗人去追求。今天,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科学突破上的曙光。上千年以来,引领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的哲学思想,无论古今,不分中西,其实并无二致——防胜于治,早治胜晚治,疾在骨髓之时,对抗往往失去意义。

近代科学突进之后,对于越来越多的病种,人类实现了突破性的认知:发现致病因素,发明治疗药物,甚至研发疫苗……一项项传奇的医学成就,改变了人类命运。

对于癌症,医学界也开始称其为慢病,得益于治疗方案的不断提升,癌症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不断延长,部分癌症甚至有了治愈的可能,或者实现了医学上的治愈。

 

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任重而道远

 

问:数据显示,肺癌仍然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您怎么看这个挑战?

陈炼:肺癌发病率偏高,我自己也是呼吸科医生,这是我动员专家同仁发起成立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的重要因素。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2020年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每100个癌症新发病人中,肺癌病人有17.9个,在所有癌种排名第一;每100个癌症死亡病人中,肺癌病人有23.8个,同样在所有癌种中最高。中国1年肺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71.5万。

 

 

问:目前,有哪些癌症具备成熟的早筛技术?肺癌早筛有没有金标准?

陈炼:不同的癌症有不同的特点,合适的筛查技术也有所差别,有的病种有相对成熟的筛选技术,有的还在研究探索阶段。就肺癌而言,早期筛查有金标准——胸部低剂量螺旋CT,若能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疗疗效的关键。

2020年11月,我们依托广东省医院协会的支持,众多胸科、肺科、呼吸科、健康管理和体检专家的共同呼吁,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在广州正式成立,并持续在各地医院开展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活动。

 

门诊肺结节患者占比从20%,飙升到80%

 

问:“三早联盟”的运作有哪些特色?

陈炼:我们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响应国家提倡的分级诊疗政策,通过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合作联动,在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推动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活动。

三甲医院的定位,决定其主要负责疑难重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无法支持大规模的癌症筛查。而基于医疗数据共享,对接上级医院专家的诊断能力,可以令基层医院支撑更大受众范围的肺癌早期筛查。同时,我们通过联盟整合资源,帮助基层医院建设标准化的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中心,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最前沿的健康服务。

 

 

问:筛查之后,还有哪些后续服务吗?

三早联盟陈炼:三早联盟的一大特点就是“前有体检,后有专科”。肺癌早筛是项目服务重点,但也只是患者服务的起点。一方面让社会力量进入协助解决“去哪早筛”的问题,另一方面衔接专科,解决体检中心“有检没管”问题,避免患者病急乱投医。从筛查、治疗到康复,对肺癌做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就我而言,自从开展三早联盟项目以来,病人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我的门诊病人中,肺结节病人只占不到20%,现在增长到了80%。一个是筛查转诊病人,另一个也是活动的宣传影响,不少肺结节患者专程赶来,希望得到专业的全程跟踪管理服务。

 

问:三早联盟运营至今,您有哪些感触或感受?

陈炼:到目前为止,筛查服务的病人已经超过15000人,其中发现肺结节的患者达到4000多人,占比达到28%。在大量接诊肺结节病人之后,其实也是在挽救一位又一位的早期肺癌病人,作为一名医生,内心感到相当欣慰。当然,有时也免不了遇到一些晚期肺癌病人,治疗效果往往会比较差,他们没有进行早筛,等有了比较严重的症状,一查已经晚期,就会觉得无奈、无助、痛心不已。

这时,当然也更加突显三早联盟进一步发展的意义,那就是通过推广早筛、早诊、早治的切实行动,有效提高肺癌早诊比例,提高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问:对于三早联盟的未来,您有什么新计划、新目标?

陈炼:首先,我们希望通过自身努力,驱动行业性、体系化的力量,在供需两端推广“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和产品技术。比如,组织专家制订“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标准指南和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中心标准化认证体系,提高体检人群中LDCT普及率,并进行检后专科管理。

其次,我们将总结肺癌早筛早诊早治项目的经验规律,让三甲医院专家和基层医院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共同推动形成业务高效化、患者友好型的服务体系。联盟则通过平台化赋能基层医院,保障早期筛查、诊治工作的标准化、同质化。

我们将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合规的在线医疗服务,推广适宜技术产品,让民众通过互联网医院享受更便利、更实惠的癌症早筛及健康管理服务,协调三甲医院、特别是广州知名专家,以及互联网医院平台,根据患者需要,提供随访管理、转诊、复诊康复全周期服务。

 

 

问:关于三早网,承载了哪些期望和任务?

陈炼:健康科普教育将是我们特别重视的一项核心工作,三早网将立足丰富、资深的专家资源支撑,向社会大众提供专业可信的癌症早筛信息与资讯,推广癌症早筛的理念与科学知识,并传递与此相关的行业政策。

对于早筛领域的大公司、或者新锐创业企业及其产品,我们将发挥联盟专家资源优势,汇集临床资源与各方力量,关注和支持癌症早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产品化进程,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非常庆幸地看到,多地在政府层面推动的大规模肺癌筛查计划以及针对其他癌症的筛查,既有重要的现实获益,也将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也正与商业保险机构深度沟通,这一重要支付方对于早筛领域表现出浓厚兴趣,将有利于催生更具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方案,提升癌症早筛服务范围和渗透度,让更多人受益。

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历来都异常艰难,每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也许只是下一个阶段的新起点,关于癌症早筛,关于未来,重在坚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