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乔贵宾:不焦虑,不过度治疗,紧紧看住肺结节这个小偷!
【摘要】肺癌是癌症头号“杀手”,但是,最初它只是一个躲藏在肺部的小偷--肺部结节。肺癌高危人群要知道自己高危,一旦查出肺结节也无须过度焦虑,要找专业医生鉴别诊断,对结节密切观察或及时干预治疗,紧紧看住小偷。
【专家介绍—乔贵宾】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兼肿瘤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肿瘤学博士,德国石荷州大学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各种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治和胸部肿瘤综合治疗。专注于各种胸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手术,曾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单孔胸腔镜手术(2011年),较早在国内开展了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腹腔镜联合“免管免禁”食管癌根治和经剑突肋缘下纵膈肿瘤切除等微创手术。在终末期肺病的肺移植手术,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手术和晚期肺部肿瘤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治疗方面也有较高造诣。(摘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网站,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报道)
在一条点赞高达5.9万的短视频中,乔贵宾主任如此说道:
从医近30年,接诊了数万名患者,很多都饱受肺结节、肺肿瘤甚至肺癌等胸部疾病的困扰,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年居于我国恶性肿瘤首位,很多患者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让我感觉到非常惋惜,所以,我将在视频号这个平台持续发布视频,分享肺癌疾病的早期症状和相关防控知识,早发现,早治疗……
短视频时代,诸多医生凭借医学专业素养和深入㳀出的高超表达能力,变身科普达人,“胸外科乔贵宾主任”就是其中佼佼者,拥有几百万粉丝。作为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擅长高难度胸外科手术,但是,他却耗费大量精力,科普肺癌筛查、早期症状、结节随访,将治疗工作持续不断地向防控前移。
肺癌高危者:要自知!
2021年4月15日,上海市抗癌协会携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了2021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集合了全球最新的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研究结果,结合中国人群实际情况,提出了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筛查方法和预防方法,以指导专业机构和大众预防癌症的行动。
其中,关于肺癌高危对像的定义是: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1.吸烟≥20年包,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
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注: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还提供癌症风险评估服务(点击链接https://www.23care.com/screentest/ 即可进行自查),据《健康时报》报道,截至2021年4月,已经有超过166万人次进行了评估。
肺癌如何早发现、早诊断?
由于肺癌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晚期,治疗效果已经达不到最好。
乔贵宾主任表示,肺癌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最有效的办法是对高危人群进行相应筛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目前为止标准的肺癌筛查方法。建议年龄大于45岁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做一个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近年来,诸多癌症早筛领域的企业,也在加快肺研发无创伤、更方便的肺癌筛查新方法。
在“2018肺癌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粤西地区首届肺结节多学科论坛”上,乔贵宾主任介绍,可以通过抽血进行肺癌早期筛查,比如肺癌自身抗体检测可以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早诊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原理在于,人体对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是肿瘤发生早期事件之一,自身抗体水平在肺癌的早期,即已经达到与晚期相似的水平。
早在2012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就开展了基于肺癌自身抗体血清标记物的大规模肺癌筛查项目,这是第一个最大规模的用血清检测技术进行在正常人群中进行肺癌筛查研究。2015年在世界肺癌大会(WCLC)公布了第一阶段研究结果,其用于筛查的血清标志物(肺癌自身抗体谱)特异性91%,敏感性81%。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肺结节?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升高。
乔贵宾主任表示,随着检查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发现,其中有一小部分是早期肺癌,绝大部分肺部结节是良性的。
其中,炎症感染是引起肺部小结节的两大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有特异性的肺部感染,包括肺结核、肺真菌球。非特异性的感染,多是一般的细菌感染,即大家常说的肺炎。
而在肿瘤性的结节中,最常见的就是肺癌。因此,发现肺部结节,一定要找专业医生进行鉴别诊断,对有风险的结节进行密切观察,或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无须过度焦虑,避免过度治疗
如何判断肺小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什么样的肺小结节需要做手术?应该做何种手术……
对大多数人而言,一旦筛查出结节,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行为。而医生在接诊过程中,遇到因肺结节而焦虑的患者,也较为常见。
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乔贵宾教授曾透露,有一个广西小伙子3年前发现小结节,几乎所有医生都认为是良性,但是,他仍然四处求医,几乎每个月作一次CT检查。此后,专门赶到广州找乔贵宾主任,带来一个大行李箱,里面全是CT片。并差点跪着对乔贵宾主任说:“无论良性恶性,都请您帮我切了吧”。
对于这样的患者,乔贵宾主任必须多花时间做专业解释和心理安抚。在仔细看片后,也判断结节是良性,于是带着小伙子去找心理医生,并被诊断为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之后,经过综合治疗才慢慢平和下来。
对于肺小结节,乔贵宾强调“不变不动,一变就动。”在科普视频中,他说,“几毫米的结节,对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就这么轻易切掉一部分肺组织,岂不是得不偿失?我们只要随访,盯住它。万一哪天变了就把它拿下,也不会造成恶劣影响。那时候做手术和现在做手术,愈后没有区别。”
乔贵宾主任表示,职业的道德素养和科学的精神,都不允许过度治疗。医生要有底线,同时,病人也要有科学的素养和一定的判断能力。这也是乔贵宾做科普的重要初衷。
【乔贵宾主任出诊时间】
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川门诊,逢周一下午和周五上午
具体出诊情况以当天实际出诊公布信息为准。
【乔贵宾主任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胸外科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微创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食管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胃食管反流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国际肿瘤学杂志”编委。
“Lung Cancer”,“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和“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人。
参考资料
广州日报《医学科普大咖乔贵宾:你不焦虑 我很开心》
爱问医生,乔贵宾,《常见的肺癌筛查方法有哪些?哪些原因容易引起肺部结节?》
健康广东《肺癌自身抗体检测,抽血2毫升可提早五年发现肺癌隐患》
·END ·
本文为三早网整理自乔贵宾主任的公开报道资料。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更正。
三早网 的愿景与使命,是把“早筛 早诊 早治”的理念与产品,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构建抵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健康世界。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넶114 2022-01-2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넶314 2022-01-27 -
广东省人民医院沙卫红教授: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
沙卫红教授的研究提示,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病因素,对于有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筛查。
넶139 2022-01-26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特别提醒,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60%-70%,因此一定要注意早诊早治,建议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넶201 2022-01-26 -
南医三院胡兆霆主任:健康体检进入“新概念、新服务”的新阶段
2022年1月,三早网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兆霆主任,从心血管专家到健康管理专家,他对专科医生与健管医生间的隔阂有着真切的亲身体会,而尖锐的体检无用论、卫生经济学适用场景、癌症早筛等,也是其正视和深思的“健康体检新概念、新服务”体系下的关键问题。
넶225 2022-01-25 -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伟晴主任:深耕肿瘤预防与风险梯度管理
吴伟晴主任领导下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均堪称业内标杆。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风险梯度管理方面,也颇具特色,每周二上午,是吴伟晴主任在早癌筛查中心的固定出诊时间。
넶134 2021-12-3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冉炜教授:智慧健康管理荷尖初露,突破口在哪里?
2021年11月6日,第七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慢性病管理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冉炜教授发表《健康管理的学科内涵与慢病管理技术新进展》的主旨演讲,重点分享了癌症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新技术,本文摘录自演讲内容。
넶209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