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有何变化?
数据显示,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呈下降趋势。
2021年4月28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2020北京肿瘤登记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0070例,发病率为367.88/10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胃癌、结直肠癌、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成为最为常见的五种癌症。
《年报》显示,在发病率方面,北京市男女比约为1 :1.1,男性低于女性,但死亡率高于女性,约为1.6 : 1。
此外,男性与女性高发的癌症类型也不相同。
男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
女性发病顺位前五位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
其中,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长。与此同时,癌症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
北京市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自20~24岁开始快速上升,于80~84岁达到高峰,老年群体占所有新发病例49.1%。年龄别死亡率自40~44岁开始快速上升,在85岁及以上达到高峰。从地域分布看,北京市城区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郊区,而死亡率低于郊区,常见癌种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
数据显示,北京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2.11%,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率10年间年均变化百分比为-1.06%,呈下降趋势。
据了解,《北京肿瘤登记年报》今后将每年发布一次,为肿瘤防控提供更扎实、科学的依据,同时不断完善癌症防治体系。
来源:央广网、百度健康
·END ·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넶114 2022-01-2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넶314 2022-01-27 -
广东省人民医院沙卫红教授: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
沙卫红教授的研究提示,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病因素,对于有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筛查。
넶139 2022-01-26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特别提醒,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60%-70%,因此一定要注意早诊早治,建议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넶201 2022-01-26 -
南医三院胡兆霆主任:健康体检进入“新概念、新服务”的新阶段
2022年1月,三早网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兆霆主任,从心血管专家到健康管理专家,他对专科医生与健管医生间的隔阂有着真切的亲身体会,而尖锐的体检无用论、卫生经济学适用场景、癌症早筛等,也是其正视和深思的“健康体检新概念、新服务”体系下的关键问题。
넶225 2022-01-25 -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伟晴主任:深耕肿瘤预防与风险梯度管理
吴伟晴主任领导下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均堪称业内标杆。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风险梯度管理方面,也颇具特色,每周二上午,是吴伟晴主任在早癌筛查中心的固定出诊时间。
넶134 2021-12-3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冉炜教授:智慧健康管理荷尖初露,突破口在哪里?
2021年11月6日,第七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慢性病管理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冉炜教授发表《健康管理的学科内涵与慢病管理技术新进展》的主旨演讲,重点分享了癌症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新技术,本文摘录自演讲内容。
넶209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