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摘要】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img1

 

【傅剑华--专家介绍】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医管处处长。

肿瘤学博士、高级工商管理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食道癌外科首席专家

专长:对食管癌/肺癌的综合治疗、胸部肿瘤非血管介入手术、早期食管癌内镜微创手术等有深人的研究。

 

 

新诊断患者70%以上是晚期

 

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治疗首席专家傅剑华透露,中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发病与死亡数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早期食管癌能直接在内镜下切除,治愈率高,但问题是这一癌症却往往难以早期发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80%都是局部晚期或晚期。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推广“早诊早治”

 

成立于2007年的中肿食管癌MDT团队,在戎铁华教授、傅剑华教授和刘孟忠教授等几代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食管癌专科诊疗团队之一,也是广东食管癌临床和科研的核心团队。

 

中肿食管癌MDT团队致力于食管癌的分期诊断、早期食管癌内镜治疗、外科、综合治疗的发展。

 

据统计,该团队每年共接诊病人达3万人次,其中食管癌联合门诊接诊200人次,收治食管癌患者3155人次。每年有600人次接受手术治疗,住院放疗2000余人次,化疗1300余人次。

 

2013年,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该所在全省范围建立完善的食管癌数据库,积极开展高发地区人群的防治干预,协助制订系统的预防政策,有效整合广东各级医疗单位的科研诊治力量。先后在汕头和高州设立分中心,在食管癌高发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推广“早诊早治”和先进的综合治疗理念,提升全省防治水平,使更多患者获益。

 

傅剑华教授表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有助于实现肿瘤的临床治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来,中肿食管癌MDT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新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对食管癌进行筛查,可以有效提高筛查准确度,促进准确治疗,有望攻克早期食管癌难筛查的世界难题,也有助于消除不同地区医疗水平差异,给患者提供水平一致的诊断和治疗。

 

【傅剑华--专家介绍】

傅剑华教授,198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直从事胸部肿瘤包括: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等的外科诊治及综合治疗,擅长于食管癌、肺癌及胸部肿瘤复杂的外科手术治疗及胸部肿瘤的微创治疗,对食管癌/肺癌的综合治疗、胸部肿瘤非血管介入手术、早期食管癌内镜微创手术等有深人的研究。

 

曾主持或参与研究与食管癌、肺癌有关的国家“973”、“11.5”、“863”计划攻关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

 

傅剑华教授,一直致力于胸外科诊治新技术的推广,每年12月负责主办的全国继续教育项目“胸部肿瘤诊治新技术学习班”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力,目前又极力推动我国食管微创外科的发展,定期举办“胸腹腔镜食管癌微创治疗”学习班,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术兼职: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执行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微创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胸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参考资料: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官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如鲠在喉?当心这种癌作祟!这群医生的研究被赞“里程碑”》

 

·END · 

 


 

三早网的愿景与使命:把“早筛 早诊 早治”的理念与产品,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构建抵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健康世界。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