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标准化建设与运营学习班(第三期)暨首届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
7月21日至22日,广东省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标准化建设与运营学习班(第三期)暨首届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2018-2022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 )主席吴一龙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钟文昭教授,广东省医院协会健康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协和高级医疗中心主任陈炼教授,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所长、胸科副主任龙浩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江西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周海榆主任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吴伟晴主任,以及来自广东各地医院的学员代表出席本次学术会议。
吴一龙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目前肺癌的研究开始关注早筛早诊早治,意义非同一般。肺癌的早期发现,离不开早期筛查,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学习班,大家能够在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方面,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子,为我们中国病人建立一个新型的发现肺癌的体系,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让中国肺癌的治疗成果取得更大进步(附视频)。
陈炼主任表示,2020年11月7日,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在广州正式成立。此后,联盟围绕肺癌筛查技术的推广、肺癌三早门诊运营、科普宣传做了大量工作。此次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学术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肺癌三早“十市百院千人“工程正式启动:在广东10个地市、100家医院、培训1000名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专业人才,借此推动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事业的进一步提速,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7月21日上午
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教授讲授了以《慧眼识肺》主题的报告。钟文昭教授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肺癌流域地形图2.0,可根据个性化肺部解剖变异规律,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模拟出肺血管流域的真实边界,战略沙盘式指导医生的术前术中规划,提前规避解剖盲区,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手术出血等意外风险,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所长、胸科副主任龙浩教授讲授了以《肺癌早筛与早诊》为主题的报告。
龙浩教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肺癌发病形势、肺癌治疗的前世今生,介绍了肺癌筛查指南,以及肺癌早期诊断方法。龙浩主任表示,相比早期的肺癌治疗,今天肺癌诊疗手段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生存率可以达到95%。同时,得益于相关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病人的治疗方案也有显著改善。
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吴伟晴主任在《智能远程健康管理在肺癌三早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报告中,分享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在智慧健康管理、5G医健结合模式、远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并介绍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实践案例。该院早在2015年就组建了早癌筛查中心,最开始,检出的肿瘤患者中,只有10%是早癌患者,90%属于中晚期癌症。作为华南地区首家早癌筛查平台,自运营以来,早癌患者的发现越来越多,以及肺癌风险管理服务的持续优化,帮助了非常多的肺癌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周海榆主任作了以《肺结节MDT实践与体会》为主题的报告。周海榆主任介绍,目前其团队在省人民医院开设的肺癌肺结节多学科门诊,由外科专家、呼吸内科、影像学专家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受到了患者的特别欢迎。同时,周海榆主任也强调了肺癌MDT的必要性,并且表示,基于MDT多学科会诊业务平台,还为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相关培训服务。周海榆主任还介绍了肺癌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比如基因检测,肺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查,可以指导选择靶向药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助于帮助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7月21日下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赵振军主任作了以《孤立性肺小结节CT诊断要点分析》为主题的报告。
赵振军主任重点讲解了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义、肺结节大小分类等关键内容,同时,作为经验丰富、资深的医学影像专家,他为孤立性肺小结节CT诊断总结了一个简单易记的“5-5543”原则,分别是:
孤立性小肺结节5:肺癌、炎性结节、肺结核、隐球菌、错构瘤;
肺癌5:分叶、短毛刺、空泡、肺血管纠集以及中度强化;
炎症5:轮廓光滑锐利、长毛刺、密度均匀、多形态、边界模糊;
结核4:无强化、光滑空洞、卫星灶、边界光滑;
错构瘤3:边界光滑、无强化、脂肪密度
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唐勇主任作了以《肺结节患者动态心理变化相关临床研究》为主题的报告。唐勇主任介绍道,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和新冠疫情之后,大量肺结节被检出,其中约有30%的结节会被判断为性质待定结节,需要随诊观察。对于肺结节病人来讲,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唐勇主任基于临床经验,主要从“查出肺结节如何调整心态?” 、“过度焦虑对肺结节有影响吗?”等患者关心有角度,分享了相关建议对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作了以《肺癌早期防控新路径》为主题的报告。梁文华教授向与会学员介绍其团队在广州市越秀区进行的社区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项目。2015-2021年,研究在广州市越秀区的4个街道开展,共11709位居民参与。结果显示,2245(18.2%)位居民发现≥5mm的肺结节,200(1.7%)位居民确诊为肺癌,其中,172(86%)位为0-I期肺癌。
梁文华教授强调:“早筛的目标重点是为了发现可治愈的病人。肺癌筛查应符合中国特色,需要有符合中国人群特点、性价比高的高危人群标准。这也是未来我们要持续探索的。”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钟卫权主任作了以《多学科合作肺癌早诊早治经验分享》为主题的报告。钟卫权主任在授课中,介绍了如何判定应该参与筛查的肺癌高风险人群,分析了肺癌筛查价值,并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协助判断肺结节良恶性质方面的实践情况。
7月22日上午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炼主任作了以《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现状与思考》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基于部分医疗机构调研数据,分析了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现状与进展,重点推荐了“广东省肺癌诊疗一体化”项目、广医一院开展“爱肺计划”肺癌早筛项目、揭阳市人民医院开展肺癌早筛项目、“广东省肺癌早筛早诊早治联盟”项目等项目的主要情况与成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王斯炎主任作了以《健康管理中心肺癌三早门诊的设立与运营》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肺癌“三早”筛查门诊的设立背景,肺癌“三早”筛查门诊的运营实践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肺癌早筛实例,同时,也与现场学员分享了对肺癌三早门诊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广东省人民医院杨学宁主任作了以《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癌三早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报告。杨学宁主任表示,肺癌/肺结节筛查、诊断和治疗中产生大量的观察性和研究数据,从而需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方法,以协助克服传统人工阅片模式下工作负荷大、非标准化、漏诊等问题。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比如肺结节识别、肺癌的组织病理分类等方面,已经逐渐成熟,AI辅助医疗筛查和诊断系统的合理利用,将有利于肺癌三早项目的推进。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何湛主任作了以《寻肺觅影,护航前行——肺结节/早期肺癌一体化医教研中心建设经验分享》主题的报告。何湛主任强调,通过肺癌的“三早”,即早筛、早诊、早治,可以将肺癌消灭在萌芽状态。据介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登峰”计划为契机,整合医院内相关学科在肺结节/早期肺癌诊治中优势互补,从“预防”、“早期诊断”、“精准微创智能手术”、“全程管理”、“临床应用转化研究”等五个方面,打造一个以高精尖诊治水平、高水平科研能力为目标的区域性早期肺癌医教研一体化中心。目前,中心形成了肺结节、早期肺癌患者闭环式管理流程,成立粤西地区胸部肿瘤MDT及肺结节管理专科联盟,建立了粤西地区最大的肺结节影像-病理资料库,开展了早期肺癌的诊断模式:“血液检测+人工智能分析+肺结节影像特征分析”模式。
7月22日下午
广东省人民医院谢永标主任分享了以《肺结节的焦虑及其心理调节》为主题的报告。谢永标主任表示,在肺结节患者群中,普遍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现肺结节之后,连续找几个医生咨询处理意见,对医生的专业建议将信将疑、焦虑不安。谢主任一开场,就坦承自己就有肺结节,已经跟踪4年了。他强调,患病对普通人的意义,与医生群体的体验有着巨大反差,医生觉得患者来看病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去医院不是一件自愿、正常的事,他建议从解决问题-认知调整-处理情绪症状等多个方面,帮助患者减压,以正常的心理状态面对肺结节,并建议体检服务机构跟踪随访,提供专业诊后服务,消除患者担忧。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肺外科张升博士讲授《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张升博士在演讲中,从“为什么会长肺结节、如何判断肺结节的性质、肺结节的生长速度、肺结节的随访、手术标准”等重点问题角度,分享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相关的最新临床解决方案。
最后,张升博士总结了肺癌防控的多条要点,包括:
- CT筛查很重要,早诊早治是关键;
-
性质不明,动态随访观察是主要策略,穿刺活检不是常规;
- 手术治疗效果好,放疗与消融是补充方法;
-
精准切除能保留更多健康肺组织,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
-
磨玻璃结节长得慢,定期随访不会延误病情,增大变实要干预实性结节性质呈两极分化,有高危因素须密切随访多发结节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
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焦虑也是手术指征之;
-
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与肺结节相关,年轻女性需注意;
-
慧眼识肺病,临床医生经验是诊治策略的核心。
·END ·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넶114 2022-01-2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넶314 2022-01-27 -
广东省人民医院沙卫红教授: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
沙卫红教授的研究提示,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病因素,对于有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筛查。
넶139 2022-01-26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特别提醒,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60%-70%,因此一定要注意早诊早治,建议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넶201 2022-01-26 -
南医三院胡兆霆主任:健康体检进入“新概念、新服务”的新阶段
2022年1月,三早网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兆霆主任,从心血管专家到健康管理专家,他对专科医生与健管医生间的隔阂有着真切的亲身体会,而尖锐的体检无用论、卫生经济学适用场景、癌症早筛等,也是其正视和深思的“健康体检新概念、新服务”体系下的关键问题。
넶225 2022-01-25 -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伟晴主任:深耕肿瘤预防与风险梯度管理
吴伟晴主任领导下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均堪称业内标杆。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风险梯度管理方面,也颇具特色,每周二上午,是吴伟晴主任在早癌筛查中心的固定出诊时间。
넶134 2021-12-3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冉炜教授:智慧健康管理荷尖初露,突破口在哪里?
2021年11月6日,第七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慢性病管理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冉炜教授发表《健康管理的学科内涵与慢病管理技术新进展》的主旨演讲,重点分享了癌症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新技术,本文摘录自演讲内容。
넶209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