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叶海燕教授:呼吁宫颈癌筛查,推动卵巢癌患者VTE早期识别诊断
【摘要】叶海燕教授系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教学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她呼吁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同时,也强调妇科肿瘤中VTE发生的高风险,以及血栓标志物检测对早期预测VTE发生的临床价值。
【叶海燕--专家介绍】
妇产科教学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医科大学妇科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美国范登堡大学访问学者
医疗专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妇科检查科普:需重视防癌筛查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女性都会定期做检查,一些大部分是单位体检,有体检套餐,有些女性喜欢亲自到妇科门诊来找大夫,来做妇科常规检查。
但是,妇科检查内容应该包括哪些项目?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疑惑。
叶海燕教授表示:“常规建议首先是妇科大夫的双合诊。大家头脑中的妇科检查,以为--是不是就做个B超就OK,当然,每年一度的超声检查是有必要的;另外比如说分泌物有异常的,会做白带的检查。”
关于妇科检查的重点,叶海燕教授也特别提到宫颈癌的防癌筛查。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宫颈的液基细胞学检查,可起到筛查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目的,临床常用的有TCT、RLCT等等。
对于宫颈之前有病变或者有高危因素的,通常还会建议在做TCT筛查的时候,可以联合着HPV,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的DNA检测,这样更有助于一些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
对于一些特殊病人,比如说有妇科疾病史,比如有妇科疾病肿瘤史或者有肿瘤家族史,叶海燕教授表示,这些病人可能就需要增加一些额外的、其他相关专科系统的检查,比如说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等。她也强调,这要根据专科医生来确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做不同的妇科检查。
卵巢癌患者VTE防治:早期识别肺栓塞意义重大
2021年5月21日至22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主办,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肿瘤医师分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承办的2021年相约省医-卵巢癌诊治新进展第一届“手拉手”高级研讨会学习班在广州市举行。
这次会议上,叶海燕教授围绕血栓形成三要素,介绍了妇科肿瘤中VTE发生的高风险及血栓标志物检测的意义,介绍了血栓标志物对早期预测VTE发生的临床价值。
据《南方都市报》2020年8月报道,一名卵巢癌患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时,骤然出现心率异常、氧合度异常情况,患者一度处于急性肺栓塞后的濒死状态。之后,医院集结妇科、心内、呼吸、神经内、危急重症、ECMO治疗团队的医护团队,在手术室里进行了会诊、抢救、治疗,并利用ECMO(人工膜肺)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叶海燕教授分享了诊治过程中血栓标志物变化,结合手术视频生动讲解了妇科肿瘤患者合并VTE尤其是PTE及早诊断的重要性,以及治疗策略的正确选择。
叶海燕表示,急性肺栓塞不仅凶险,也是导致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做到早期识别与诊断、及时有效地救治和规范随访与管理,从而降低肺栓塞患者死亡率、复发率和改善预后,是我国乃至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
【叶海燕--专家介绍】
妇产科教学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医科大学妇科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美国范登堡大学访问学者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上午普通妇科门诊,下午妇科肿瘤专科门诊)
医疗专长:妇科良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从事临床工作29年余,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化疗及综合治疗。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及药物治疗。擅长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治应用等,擅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的阴式手术。对疑难危重病的救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9年、2020年入选岭南名医榜。
学术任职: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妇科内镜组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妇科阴式手术组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妇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委、广东省高层次人才评审专家等。
参考资料:
广东省人民医院官网
南方都市报,《手术台上出现高致死性肺栓塞 上着人工膜肺做介入,救下来了》
妇产科在线,《相约省医-卵巢癌诊治新进展第一届“手拉手”高级研讨会圆满落幕!》
·END ·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넶114 2022-01-2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넶314 2022-01-27 -
广东省人民医院沙卫红教授: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
沙卫红教授的研究提示,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病因素,对于有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筛查。
넶139 2022-01-26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特别提醒,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60%-70%,因此一定要注意早诊早治,建议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넶201 2022-01-26 -
南医三院胡兆霆主任:健康体检进入“新概念、新服务”的新阶段
2022年1月,三早网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兆霆主任,从心血管专家到健康管理专家,他对专科医生与健管医生间的隔阂有着真切的亲身体会,而尖锐的体检无用论、卫生经济学适用场景、癌症早筛等,也是其正视和深思的“健康体检新概念、新服务”体系下的关键问题。
넶225 2022-01-25 -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伟晴主任:深耕肿瘤预防与风险梯度管理
吴伟晴主任领导下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均堪称业内标杆。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风险梯度管理方面,也颇具特色,每周二上午,是吴伟晴主任在早癌筛查中心的固定出诊时间。
넶134 2021-12-3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冉炜教授:智慧健康管理荷尖初露,突破口在哪里?
2021年11月6日,第七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慢性病管理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冉炜教授发表《健康管理的学科内涵与慢病管理技术新进展》的主旨演讲,重点分享了癌症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新技术,本文摘录自演讲内容。
넶209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