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摘要】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img1

 

【陈纪言--专家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席专家

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心脏瓣膜病介入与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很高造诣。

 

心血管疾病:每年导致400万人死亡

 

2020年12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系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

 

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实践证明,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指南》的发布旨在为全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规范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检出、诊断和治疗,提高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整体水平。

 

目前,我国人群心血管病预防面临巨大挑战。心血管病每年导致死亡人数达400万,占总死亡的40%以上,也是伤残和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主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分列我国单病种死亡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同时,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别于欧美人群,需要基于国人的研究证据制定适用于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

 

尤其值得关注的,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约50%的心血管病发病和20%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

 

最新数据仍显示,我国≥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23.2%,估计现患人数2.45亿,而其中仅46.9%的人知晓,40.7%的人服用降压药,15.3%的人血压得到控制。特别是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5.0%,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31.7%、24.5%和9.9%。

 

可见,高血压的防控力度仍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高血压人群的早期防治对降低心血管病的长期风险至关重要。

 

 

两个监测、一个随访、一个依从

 

慕尼黑时间2018年8月25日上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在开幕第一天发布了《高血压管理诊治指南》。

 

陈纪言教授撰文对该指南“高血压监测和管理部分”进行了解读,并将更新部分总结为“两个监测、一个随访、一个依从”,即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的随访、改善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

 

家庭血压是指使用经过验证的半自动血压监测仪,进行连续至少3天测得的所有血压读数的平均值,最好是每次门诊就诊前连续测量6-7天。测量方法:在安静的房间内坐下休息5分钟,支撑背部与手臂,测量双上肢血压值,每次测量2次,间隔1-2分钟,早晚各一次。

 

陈纪言教授表示:“2018ECH/ESH高血压管理指南引出患者自我高血压管理越发重要的地位,呼吁国内心血管专家关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监测,生活方式改变等自我管理能力。联合海内外专家共同发起高质量研究,探索自我管理能力经济有效新模式。”

 

让民众自主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最为重要

 

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期间,陈纪言教授表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健康梦为依托。目前医疗成本非常昂贵,疾病负担过重,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拖后腿的作用。因此,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身体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陈纪言教授进一步表示:“未来,我们需要做大量工作,尽量地避免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是最为理想的状况。这也要求我们做好疾病预防。”

 

怎么预防?其实现在已经非常地清晰,说起来也不怎么复杂,主要就是把病人的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好,戒烟、运动,这些工作消耗的医疗费用并不是很大,但会收获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陈纪言教授最后强调:“全民怎么样掌握疾病预防的知识非常关键,如果民众不理解为什么要吃药、降血压,那预防工作就很难实施。因此,做好疾病预防,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让民众有健康意识。作为业内专家,我们在拥有高超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主动采取措施,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自身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陈纪言--专家介绍】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席专家

 

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心脏瓣膜病介入与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很高造诣。1985年在国内首次开展经皮肺动脉瓣、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并在国内外推广应用。1989年,在国内较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熟练掌握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高危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病例的介入治疗。

 

重点攻关项目包括慢性闭塞病变、针对严重钙化病变以及弥漫的长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旋磨技术、针对高危患者的左主干合并严重三支血管病变、弥漫性小血管病变以及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介入治疗技术。近3年开展冠状动脉内旋磨、室间隔化学消融、血管内超声等新技术。多次在美国心脏介入大会、欧洲心脏介入大会、亚太心脏介入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手术演示和大会发言。1997年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7年获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建功立业奖。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专业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导师、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第三届委员会理事长、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美国心脏病学杂志(JACC)中文版》、《欧洲心脏杂志(EHJ)》、《介入放射学杂志》、《中国处方药》、《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中英文版)》、《心血管病学进展》等杂志编委。

 

参考资料:

广东省人民医院官网

胸痛中心总部公众号《CCHC2019坛主心声|陈纪言:让民众拥有健康意识,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指南与共识】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心关注公众号《【ESC2018高血压指南监测管理推荐解读】陈纪言:两个监测、一个随访与一个依从》

 

·END · 

 


 

三早网的愿景与使命:把“早筛 早诊 早治”的理念与产品,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构建抵抗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健康世界。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