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码基因科技——推出10K液体活检品牌,可检测早期肿瘤
【摘要】元码基因拥有完整的技术平台和肿瘤产品线,涵盖肿瘤早筛早诊、精准用药和实时监控的全时段管理,拥有UCap、DeCap、TCap和PCap等核心技术,开发了“10KTM ”系列液体活检产品,可用于肿瘤无创检测。
【元码基因--企业速览】
董事长:田埂
注册地:北京
成立时间:2014-12-03
融资历史:2017年2月完成A轮融资,2018年1月定向增发融资
核心产品:早期筛查、精准用药、预后监测三大方向
企业使命:践行精准医疗,助力肿瘤治防
当前,精准医疗正成为癌症治疗的热门方向,精准、高效、安全的的肿瘤早期预防、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也成为业界热点。
元码基因是一家集精准医疗新技术研发、产品转化和基因检测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于临床肿瘤精准医疗,形成涵盖肿瘤早期筛查、精准诊断、精准用药、药效评估、预后预测、动态监测等系列的检测项目,力求全方位提供肿瘤精准医疗系统解决方案和创新产品。
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元码基因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美国麻省理工及国内第一批从事精准医疗研发的顶尖机构,在人类基因组、人肠道基因组、免疫组库和优生优育领域,均处于技术研发和临床推广的一线,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临床实践经验。销售和市场人员由拥有多年营销经验的原上市公司高管组成,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平台扩展性。
元码基因董事长田埂博士在基因领域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在其带领下,元码基因团队专注肿瘤精准医疗,目前已研发液体活检系列核心技术。
完整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线
元码基因推出基于创新技术的“济康”、“济克”、“济安”系列肿瘤基因检测产品,涵盖肿瘤早筛早诊、精准用药、动态监控等,覆盖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头颈系统等各大系统。
在呼吸系统方面,元码基因推出了肺癌靶向用药标准检测/血检10K,其涵盖基因及靶向药物全面,组织和血液样本选择灵活,拥有医学权威支撑,适用于明确肺癌突变类型,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在消化系统方面,元码基因推出消化道肿瘤全面检测。
相对于全球癌症数据,我国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仍占很大比例。全球范围内,除了肺癌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其次为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而我国除了肺癌和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消化道肿瘤全面检测可以检测67个基因,全面覆盖靶向、化疗、预后、免疫、遗传所有相关基因位点,能够提示预后,指导免疫治疗、化学药物的选择以及评估家族遗传风险,指导早期肿瘤预防,科学严谨,实用性强。
元码基因还提供泛癌症种类的筛查,即遗传性肿瘤综合筛查。
科学研究表明,肿瘤是一种基因病,部分肿瘤如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性,而有约三分之二的癌症通过预防以及早期治愈的,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癌症防控的关键所在。
元码基因推出的遗传性肿瘤综合筛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受检者只需提供唾液或血液样本即可准确快速预测遗传性肿瘤风险,并通过专业的遗传咨询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
遗传性肿瘤综合筛查适用癌种
液体活检-10k品牌
液体活检技术是指对血液、唾液等液体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并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导的方法。相比传统的肿瘤组织活检技术,液体活检有 无创、可实时检测的特点。
循环肿瘤DNA的生物学特征的揭示,加速了“ctDNA液体活检”在肿瘤早期诊断、用药监控和预后判断等方向的应用,并快速进入临床。元码基因推出基于NGS和ddPCR两大技术平台的液体活检产品“10KTM”系列液体活检产品。
10KTM液体活检具有“定性、定量、定位、定序”优势,可实现肿瘤无创检测,与已有技术相比简单易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更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便捷、有效的检测服务。
多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2021年7月19日,元码基因团队自主研发的"人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13400525),正式获批上市。
该多基因检测试剂盒基于Illumina测序平台开发,精确度高,实验快捷,便于操作,可满足临床用户的多样化需求。适合医院小批量多批次操作,可同时检测RET、MET、NRAS、HER2、CYP2C8、ERCC1、ERCC2、XRCC1、GSTP1、MDR1等肺癌靶向化疗用药等相关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的热点突变,报告周期快,能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挖掘肿瘤靶向化疗治疗的全面有用信息和为患者提供精准用药指导,是目前国内非小细胞肺癌检测基因数和位点数最为全面的产品之一。
【参考资料】
元码基因官网
北京四板市场《粉单计划60号——元码基因》
生物探索《专访70后邓朝阳博士:有理想、能拼搏,专注“肿瘤精准医疗”》
元码基因《元码多基因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全面覆盖非小细胞肺癌用药基因》
·END ·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넶114 2022-01-2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넶314 2022-01-27 -
广东省人民医院沙卫红教授: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
沙卫红教授的研究提示,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病因素,对于有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筛查。
넶139 2022-01-26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特别提醒,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60%-70%,因此一定要注意早诊早治,建议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넶201 2022-01-26 -
南医三院胡兆霆主任:健康体检进入“新概念、新服务”的新阶段
2022年1月,三早网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兆霆主任,从心血管专家到健康管理专家,他对专科医生与健管医生间的隔阂有着真切的亲身体会,而尖锐的体检无用论、卫生经济学适用场景、癌症早筛等,也是其正视和深思的“健康体检新概念、新服务”体系下的关键问题。
넶225 2022-01-25 -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伟晴主任:深耕肿瘤预防与风险梯度管理
吴伟晴主任领导下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均堪称业内标杆。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风险梯度管理方面,也颇具特色,每周二上午,是吴伟晴主任在早癌筛查中心的固定出诊时间。
넶134 2021-12-3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冉炜教授:智慧健康管理荷尖初露,突破口在哪里?
2021年11月6日,第七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慢性病管理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冉炜教授发表《健康管理的学科内涵与慢病管理技术新进展》的主旨演讲,重点分享了癌症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新技术,本文摘录自演讲内容。
넶209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