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成立 20 周年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
中国肺癌高峰论坛
GACT/CTONG
2007 年创建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Guangdong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Trials,GACT/Chinese Thoracic Oncology Group, CTONG),为我国肺癌临床试验的开展、规范和质量提高提供了坚实技术基础和合作平台,在 CTONG 平台上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改变世界肺癌临床实践的临床研究,如 CTONG0806、CTONG1103、CTONG1104、CTONG1509 等。
作为国内最活跃的肺癌研究学术组织,自 2011 年开始主办每年一度的「中国肿瘤学临床试验发展论坛」,专注于为参与临床试验的各方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每年一度的学术盛宴吸引了全国各地多位肿瘤学专家学者们踊跃参会。该论坛作为国内高端学术会议品牌,除介绍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外,还关注国内学者开展的各项研究,分享最新抗肿瘤理念,给参会专家学者们带来最前沿、最权威的学术信息。
会议精彩、前沿的学术内容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每个学术报告后,都有听众积极互动,对热点问题进行不断深入的挖掘,会场浓重的学术气氛给每一个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肿瘤学临床试验发展论坛」未来仍将每年举办一次,这将成为中国临床研究者与国际同行、制药企业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促进中国肿瘤学事业的发展,加速中国肿瘤学临床研究的国际化进程。
求真务实、奋发有为
未来将持续加强国内外和交叉学科合作,加强人才梯度建设,深耕以循证医学和数字智能医学为依托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开展肺癌病因学和筛查登记系统,发展完善肺癌单病种学科建设以及诊疗技术革新,完善实验室课题组负责人管理制度,重视产学研转化,为推动医学科学进步和守护人民健康奉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转自丁香园肿瘤时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教授:让民众主动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重要工作
陈纪言教授是我国最早掌握PCI技术的专家之一,是全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领域著名的技术权威,曾在全国开展首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慢性闭室冠脉介入治疗。陈纪言教授表示,医疗专家在拥有高超的治病本领的同时,还要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知识推广工作,让民众掌握主动参与健康管理、预防疾病,是未来最为重要的工作。
넶114 2022-01-29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每年新诊断食管癌1000多例,70%是晚期
食管癌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非常关键。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单纯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20.64%-34.00%。
넶314 2022-01-27 -
广东省人民医院沙卫红教授: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
沙卫红教授的研究提示,肥胖、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可能也是结直肠癌的治病因素,对于有相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应注意加强对结直肠癌的筛查。
넶139 2022-01-26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教授: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脏外科主任、肝癌单病种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特别提醒,早期肝癌5年生存率可高达60%-70%,因此一定要注意早诊早治,建议高危人群半年一筛,其他人群每年一筛。
넶201 2022-01-26 -
南医三院胡兆霆主任:健康体检进入“新概念、新服务”的新阶段
2022年1月,三早网专访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胡兆霆主任,从心血管专家到健康管理专家,他对专科医生与健管医生间的隔阂有着真切的亲身体会,而尖锐的体检无用论、卫生经济学适用场景、癌症早筛等,也是其正视和深思的“健康体检新概念、新服务”体系下的关键问题。
넶225 2022-01-25 -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伟晴主任:深耕肿瘤预防与风险梯度管理
吴伟晴主任领导下的深圳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业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的探索,均堪称业内标杆。在肿瘤的早期筛查、风险梯度管理方面,也颇具特色,每周二上午,是吴伟晴主任在早癌筛查中心的固定出诊时间。
넶134 2021-12-30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冉炜教授:智慧健康管理荷尖初露,突破口在哪里?
2021年11月6日,第七届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第三届慢性病管理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冉炜教授发表《健康管理的学科内涵与慢病管理技术新进展》的主旨演讲,重点分享了癌症早筛早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新技术,本文摘录自演讲内容。
넶209 2021-12-29